您的位置: 首页 / 观点 / 影视书评 / 正文

《大逃港》作者:正面肯定逃港事件是新的认识

2014-08-21 09:55:00 评论: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
发生在50年前的“62大逃港”事件,已渐被淡忘。而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数十年时光里,逃港从未间断,并在不同时期形成高潮。这是一场从饥寒走向温饱、从贫困走向富足的大迁徙,一道海湾或者几个山头不足以成为障碍。

900x600_8J0K8JQ700AN0001

图为(翻拍历史图片)当年香港边境到处是逃港者。发生在50年前的“62大逃港”事件,已渐被淡忘。而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数十年时光里,逃港从未间断,并在不同时期形成高潮。这是一场从饥寒走向温饱、从贫困走向富足的大迁徙,一道海湾或者几个山头不足以成为障碍。

随着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》的热播,尘封多年的历史记忆“大逃港”揭开了冰山一角。剧中出现习仲勋复出主政广东、治理“逃港潮”的剧情,更是让报告文学《大逃港》一书的作者陈秉安颇为兴奋。

“长期以来,逃港问题是个半禁区,但30多年前,习仲勋就已经敢闯这个‘禁区’了。”陈秉安指出,这段历史的还原,还带出了一个新的问题:我们通常说改革开放的起点是安徽小岗村,如今看来却是习仲勋主持时的宝安县,也就是如今的深圳。

逃港事件对于史学界、新闻界、文学界一直是个禁区,近些年来才有大胆些的出版社、报纸、电视慢慢接触这个问题。

正面肯定逃港事件是新的认识

新闻晨报:热播剧 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》再现了“逃港潮”。长期以来,史学界如何评述大逃港?您觉得现在正视这段历史,又有何意义?

陈秉安:逃港这件事,建国后的30年一直都有,如同是国内政策的“晴雨表”。国内形势稳定、经济复苏的时候,边境上逃港的人就少。国内形势动荡,比如1957年的强迫农民入社,1961年、1962年的闹饥荒,边境上的人就逃。一开始,逃港被看成是叛国投敌,是要处以重刑的,当局是用“堵”的办法,用铁丝网、警犬来阻止群众逃港。后来看看不行了,就改成“疏”,即以“思想教育”为主,学习毛著、唱革命歌曲,批判“资本主义道路”,这样做的结果好了一段。再后来还是逃,这才改成用“导”的办法,即发展经济,搞“改革开放”这样就成功了。逃港这件事,对于史学界、新闻界、文学界一直是个禁区,近些年来,才有大胆些的出版社、报纸电视慢慢接触这个问题。近日中央台播出的电视剧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》写到群众逃港的问题,而且是正面肯定的,说明中央对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,应该说是迈出一小步了。

新闻晨报:促使逃港的背景和原因有哪些?

陈秉安:主要是经济的。那时生活太苦了嘛。河那边,可以“喝早茶”,能用电视机、洗衣机了;河这边,还在啃红薯咸菜,咋不跑?上世纪70年代以后,也有一些是因为政治原因逃港的,比如知识青年。他们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觉醒了,觉得自己被骗了,要找寻自己的理想,这样的也不少。

已故歌星罗文就曾是逃港者

新闻晨报:因大逃港,广东宝安县十屋九空,您曾采访过100多名逃港百姓,请问他们如何回忆那段历史?

陈秉安:感慨万分。我记得那一次去万丰村,因为男人逃港路上死了,村里剩下不少孤儿寡妇。逃港的人回忆起来,不少是泪流满面的。抓他们的干部回忆起来,摇头说:“没有办法,有些人就是我的亲人,上面让抓,我能不抓吗?”

最近我在香港找到一对知识青年夫妇,当年这对情侣是用绳子把手系在一起,冒死横渡大鹏湾的。有姐弟逃港的,还有念着毛主席语录逃港的……他们都说,现在你们那边比我们经济还好,但是我们还是不后悔,因为我们早了10年过上了好日子。

新闻晨报:30年来共计约100万人逃港,那么这批人逃到香港后的生活怎样,你是否采访过?

陈秉安:刚开始,香港人口较少,对逃港的大陆人基本是持接纳的态度。后来随着工业生产转移,香港兴建的工厂需要大批劳动力,因此逃港过去的大陆人,来多少都要。并且,香港工厂还特别喜欢逃港者,特别是游过去的那批人,体力经受过考验,都是身强力壮的。同时,他们最能吃苦,最有毅力,要求低,只求温饱。上世纪70年代一批知识青年开始逃港,他们是有文化有思想有知识的一批人,可以说,他们这批新鲜血液助力了香港的发展。后来逃港者中成名的不少,如乐坛歌星罗文、金牌编剧梁立人、期货教父刘梦熊(微博)等。

在30年改革开放中,习仲勋始终站在改革潮头,留守深圳12年,为广东要权,为改革开放“杀出一条血路”。

责任编辑:茶青
来源: 新闻晨报
1 2 3
相关推荐: 正面肯定事件作者
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?已经有0人表态
时间:
2014年12月28日 ~2014年12月28日
地点:
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